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 / 正文

天津“狗不理”包子的来历 为什么名气大 鱼在冰下怎么生存
0

关于雪的七个冷知识

自然 | admin发表于2018年02月15日 | 3293个浏览

关于雪的七个冷知识

1、雪花都是六角形?

雪花是一种美丽的晶体,又名未央花和六出,是由雪晶互相碰并、粘合和钩连在一起而形成的雪晶聚合物。目前已知的雪花形状大约有两万多种,可以说是形形色色,绚丽多姿。

不过,雪花的原始“胚胎”——雪晶的形状基本上以六角形为主,如六角枝状、六角片状等,由它们成长而来的雪花也多呈现出六角的特征。所以古人有“草木之花多五出,独雪花六出”的说法。

雪花的基本形状是六角形,但在不同的环境下,却可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大自然中却几乎找不出两朵完全相同的雪花,就像地球上找不出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一样。这主要是因为雪花在生长过程中,降雪云中的温度和湿度瞬息万变,只要稍有差异,雪花的形状就会有所不同。

2、艳阳里也能“大雪纷飞”?

最近风靡的一首歌《南山南》里有这么一句歌词:“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乍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合逻辑。可是,这种现象确实发生过,而且不止一次。这现象叫做“太阳雪”。

有太阳时还下雪,就被称为“太阳雪”。这种现象在我国北方相对较多,南方较为罕见,但却是一种正常的天气现象。通常“太阳雪”为一种短时阵性降雪,多出现在上午的9-10时左右或者下午的15-16时左右。在这些时段内,当产生降雪的云层不厚、覆盖范围不大,便可能会有阳从云的缝隙中斜射出来,因而地面上就会看到阳光飞雪同时出现的景象。

“太阳雪”跟夏天出现的“太阳雨”情形有些类似,只不过产生“太阳雪”的云层温度较低,降是以雪的形态降落下来而已。

3、“雪粒”不是雪?

也许大家都见过这种现象:天上有时会下起一粒粒白色的“小球球”,落到地上蹦蹦跳跳的。许多地方口语称它为“雪粒”或“米雪”。在气象学上,这种东西叫做霰,又称雪丸或软雹,直径一般在0.3~2.5毫米之间,性质松脆,很容易压碎。可你知道吗,霰和雪虽然都是固态降水,但不属于雪的范畴。

霰通常在地面气温不太冷时降落,一般在下雪前降落,可以说是下雪的“前奏”。它产生于扰动强烈的云中,由雪晶(或雪团)大量地碰撞过冷云滴,使之冻结并合而成,下时常呈阵性。

4、积雪到底有多重?

我们常用“轻舞飞扬”、“鹅毛”来形容雪花,足见雪花之轻盈。雪花只有在极精确的分析天平上才能称出它们的重量,大约3000~10000个雪花加在一起才有一克重。可是,它却能把房屋、加油站压塌!主要是因为当它们在一起时,就可以聚沙成塔,以量取胜了。据统计,一立方米新雪中,雪花数量可达80亿个!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从降水量的角度来估算一下雪的重量。通常情况下,在北方1平方米面积上8~10毫米的降雪厚度融化成水相当于降水1毫米;而在南方,1平方米面积上6~8毫米的降雪厚度融化成水相当于降水1毫米。根据水的密度,我们不难得出,在北方,1平方米面积上,8~10毫米的积雪大概重1公斤,那么,100平方米面积上8~10毫米的积雪就重100公斤;在南方,100平方米面积上6~8毫米的积雪就重100公斤。可见,同样厚度的雪,南方含水量较高的雪比北方的重。

再具体一点说就是,100平方米的平面屋顶如果积雪膝盖那么深,就会承受超过3-5吨的重压,这就相当于在屋顶上站了20多个200公斤左右的胖子,其重量可想而知!

5、雪花可能“大如席”吗?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垂落轩辕台。”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句。雪花真能“大如席”吗?其实,不要说“大如席”的雪花科学史上没有记录,就是“鹅毛大雪”,也是不容易遇到的。

吉尼斯世界纪录官网的资料,有报道的最大雪花纪录于1887年1月28日在美国蒙大拿州 Fort Keogh 被农场主 Matt Coleman 发现,他测得这片雪花有 38 厘米宽、4 毫米厚,“比奶锅还大”。《纽约时报》表示“没有确凿证据支持这一说法”,现在这则纪录在吉尼斯官网上已经找不到了。

实际上,我们能够见到的单个雪花,它们的直径一般都在0.5~3.0毫米之间,直径最大也不会超过10毫米,至多像我们指甲那样大小。那些看起来比较大的雪花,如所谓的“鹅毛大雪”,其实并不是一朵雪花,而是由许多雪花粘连在一起而形成的。空气比较潮湿的时候,雪花的并合能力特别大,往住很多雪花并合成一片。因此,严格地说,鹅毛大雪并不能称为雪花,它仅仅是许多雪花的聚合体而已。

6、雪花都是有“核”的?

要想形成雪花,得有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水汽饱和,另一个条件就是空气里必须有凝结核。有人做过试验,如果没有凝结核,空气里的水汽过饱和到相对湿度500%以上的程度,才有可能凝聚成水滴。但这样大的过饱和现象在自然大气里是不会存在的。所以没有凝结核的话,我们地球上就很难能见到雨雪。

凝结核是物质由气态转化为液态或固态,或由液态转化为固态的凝结过程中,起凝结核心作用的颗粒。在形成降水的过程中,最理想的凝结核是那些吸收水分最强的物质微粒,比如说海、硫酸、氮和其它一些化学物质的微粒。

所以说,我们看到的雪花其实都是有“核”的。

7、第一个给雪花拍照的人是谁?

第一个给雪花拍照的恩—Wilson Bentley

第一个给雪花拍照的恩—Wilson Bentley

Wilson Bentley,是一名1865年出生在美国佛蒙特州农场的普通人。他自孩提时代便对观察自然界充满兴趣,尤其对雪花着迷,不到19岁就开始记录深爱的雪花,并成为历史上第一位给雪花拍照的人。

他也以“情人的浓烈之爱和科学家的无比耐心”将毕生奉献给了雪花,终其一生拍过的雪花数量超过5000朵,且形状未有任何重复,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雪花人”。Bentley的雪花显微照片登上了科学杂志,光是《自然》杂志就登了其中的60张。这些照片影响了很多科学家、摄影家以及博物馆家。这位“雪花人”也成为了科学家,并著有《Snow Crystals》(雪晶)一书。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推荐您阅读更多有关于“ ”的冷知识

猜你喜欢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