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享 / 正文

天然维C和人工合成维C有什么区别 【辟谣】美国用最先进的显微镜可以看到空气中病毒吗
0

被误解的“情商” 通过微表情判断情绪的学问

分享 | admin发表于2023年09月12日 | 318个浏览

被误解的“情商” 通过微表情判断情绪的学问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所谓“察言观色”,可以视为通过表征来揣度、猜测他人内心的形象描绘,这也往往被用来形容那些情商较高的人——毕竟,通过对方的微表情来判断其情绪的确是一门学问。但是,如果对面是一位“面若平湖”者呢?又或者,你以为他(她)正处在某种悲伤之中,但其实恰恰相反呢?

你也许遇到过这样一些人,他们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并理解他人的情绪,即使天塌下来,这些人看起来依然保持镇定——他们很清楚在老板发火或者爱人沮丧时要说什么、做什么。

毋庸置疑,在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的畅销书《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于1995年横空出世后,情商被视为预示人生成功的又一关键因素,甚至比智商更加重要。毕竟,如果一个人能感知并回应的所有情绪,而另一个总是一头雾,你会选择和谁一起工作呢?你又会选择和谁约会呢?

传统意义上的情商概念成立的基础,来自于两个常识性的假设。第一个假设是,人们是有可能精确地感受到他人情绪的,即,人类的面部和躯体被认为能够传递快乐、悲伤、愤怒、恐惧以及其他的情绪。如果你观察得足够细致入微,你可以像阅读书中的文字那样读到这些情感。第二个假设是,情绪是由世间发生的事自动触发的,你可以通过理性来控制它们——这个观点是西方文明最为重视的观点。

比如说,在许多国家的法律体系中,无预谋犯罪和预谋犯罪之间是存在差别的——前者据称是情绪劫持了理智,后者则包含了缜密的计划。在经济学中,几乎每种受欢迎的投资者行为学模型也将情感和认知因素单独讨论。

这两个核心假设非常有吸引力,也与我们的日常经验相符。然而,来自笔者和其他实验室的大量研究表明,仅面部和躯体并不能以某种固定的方式传递任何特定的情感。进一步讲,我们现在也知道大脑中不存在相互独立的情感和认知过程,自然也不存在其中一个能控制另一个的说法。这些陈述或许违背了你的常识——对我来说也一样。但是,无论我们自身的情感体验多么有说服力,这些感受确实都不能从生物学意义上反映出我们身体内部正在发生的事。我们在传统上对情商的理解和实践亟待调整。

让我们先从人能精确感知他人情绪这一假设说起。从表面上看,这似乎十分合理,只要瞥一眼某人的面部和躯体语言就能看出此人的感受,不是吗?难道我们不知道微笑的表情和愁眉苦脸讲述的是不同的故事吗?高举的双臂和挺起的胸膛或许表现出自豪感,而低垂的姿态一般表明某人正感到悲伤。

在现实生活中,这一假设存在一个大问题,那就是面部和躯体并不会以如此卡通化的方式活动。快乐的人有时面带微笑,有时则不,有的时候他们甚至在喜悦时哭泣(比如在婚礼上)而在难过时微笑(比如回忆已去世的挚爱姨妈时)。同样地,一个愁眉苦脸的人也许是在生气,或者只是在努力思考,甚至只是消化不良了。事实上,没有一种特定不变的表情只能表达某种单一的情绪。

许多科学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些观察结果。当我们在人们脸上安置电极以记录他们的肌肉运动时,我们看到,相同的情绪感受下人们面部肌肉的运动方式并不相同。在躯体这一方面,数以百计的研究表明,感受着相同情绪的不同个例在心率、呼吸、血压、出汗等其他因素上都有不同的表现,简单固定的反应并不存在。即使是在大脑中,我们也看到,在不同的情况下,感受着同样情绪(比如恐惧)的不同个例——无论是在同一个人的不同次实验中还是在不同的人中——大脑的处理模式都不相同。这种多样性并不是随机的,而是与你所处的状况紧密相连。

总之,当我们试着识别他人的情绪时,面部和躯体并不能证明什么。相反,差异是一种常态。你的大脑可能会自动理解某人在某种情境下的行为,让你能够猜测此人的感受,但这总归是猜测,而非识别。现在,我可能足够了解我的丈夫,知道他的愁眉苦脸意味着他正困扰于我什么时候才能离他远远的,但这是因为我有多年时间学习观察他的面部变化在不同的情况下都意味着什么。然而,总体来说,人的行为变化是极具多样性的。为了以现代的方式训练情商,我们需要认可这种多样性,并确保大脑具备自动理解它们的能力。

第二个错误的假设是我们能通过理性思考来控制情绪。情绪常常被视为内在的野兽,需要通过认知的努力来驯服。然而,这一观念根植于大脑进化的虚假观点。

关于情商的书籍和文章声称,你的大脑内核继承于爬虫,它被一个承继于哺乳动物的野蛮、情绪化的层次包裹,而这些又都被包裹在一个人类独有的逻辑层次中并受其控制。这一“三层次”观点又被称为“三位一体的大脑”(the triune brain),它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流行,但却没有现实依据。

大脑并不是分层进化,而是像一个公司一样——它随着规模的增长而重组。你的大脑与黑猩猩或猴子的大脑之间存在的差异与层次无关,而与微观布局有关。数十年来的神经科学研究证实,人的大脑中并没有一个专门的部分负责思想或情感,两者都是在数十亿个神经元的协同工作下由整个大脑产生的。

即使“三位一体的大脑”完全是虚构的,它却在公众话语中引领了效果显著的运动。即便是在“三位一体的大脑”观点已被脑进化专家摒弃数十年后的今天,人们仍旧在用一些诸如“蜥蜴脑(lizard brain)”的词,并相信情绪是微小的大脑回路,在遇到正确的外部刺激时就会不受控制地被触发,并且在更深层次的生物学水平上,认知和情感进行着难解难分的斗争。

毕竟,这正是处于西方文化中的许多人在情感生活中所体验到的,好像我们的情感一面想做冲动的事,而认知的一面抑制住了冲动。这些令人信服的经历——情绪上失控而理智上受控——并没有揭示其在大脑中的潜在机制。为了更好地理解情商,我们必须放弃将大脑视为战场的想法。

定义和分辨情商的一种合理且有科学依据的方法,来自名为“构造”(construction)的现代神经科学脑功能观点:研究人员观察到,你的大脑会根据需要,自动、即时地创建所有的思想、情绪和知觉,这一过程完全是无意识的。看起来你或许具有类似反射作用的情绪反应,能毫不费力地识别他人情绪,但是在后台,你的大脑其实在做完全不同的事情。

这是一个上帝视角的总结:你的大脑最重要的工作不是思考、感受甚至观看,而是保持你的身体存活且健康,这样你才能生存、成长(直到最终繁衍后代)。你的大脑是如何完成这些的呢?它就像一个老道的算命先生,不断地进行预测,而这些预测最终会成为你体验到的情感和你理解到的他人表情。

你的大脑完整的存在于你的头骨中,那是一个黑暗、寂静的盒子。它只接受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引起的感官效果——来自于身体感受器的视觉、声音、气味、触感和味道——并且,大脑必须猜测这些感受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任何响动线、香气或挤压感都可能有许多不同的来源。

你的大脑凭借以往经历做出这些猜测:在以往类似的情景下,是什么导致了这些感受?为了保证你的生存和健康,需要些什么?你的大脑具有一种惊奇的能力,能根据当下所处的情境,结合过去经历的片段,做出与当前感受最相近的预测。过去的经历即为预测。你的大脑不断地预测你每一次经历和你采取的每一次行动,进而猜测世界上正在发生何事,以及你应当对此做些什么。

从大脑的角度来看,你的身体只是理解世界的信息来源之一,这些信息包括心跳、肺部舒张收缩、炎症带来的高体温等等。身体的这些变化没有客观的情感含义。比如,胃部的隐隐作痛可能是由于恶心、焦虑,或仅仅是饿了。因此,大脑大部分时间都在对你的身体需求(水、葡萄)进行微观上的预测,并尝试在这些需求出现前满足它们。

在这个过程中,大脑也预测那些身体变化所引发的感觉,比如你感受的到自己的心在胸口砰砰跳,以及在这时你应该采取的行动。这种完全超出你意识外、自然而然又持续不断的预测“风暴”,形成了你所想、所感、所见、所闻或以其他方式经历的一切的基础。这就是情感、思想和感知形成的方式。

因此,情商需要大脑能够利用预测功能创造出一系列庞杂、灵活的复杂情绪。如果你面临着棘手的情况,且这种情况唤起了过往的情绪,你的大脑会通过构建最有益的情绪来帮助你。如果此时大脑有很多种情绪可供选择,你就能更有效地处理问题。如果你的大脑只能举出“微笑意味着快乐,撅嘴意味着悲伤”一类刻板印象中的例子,那么你所能从别人身上体验和感知到的一切也就是这些了。

但是,如果你的大脑能够让你在生气时皱眉、微笑、怒目圆睁、眯眼睥睨、大喊大叫、静默沉思,甚至能让你在愤怒中与他人建立联系,那么你的大脑就能根据情况,更加精细地调整你的感情和行为。换言之,你有更好的工具显得自己具备高情商。

这种能力被称为情感粒度(emotional granularity),我和我的学生在大约20年前就发现了它。我们让数以百计的受试者用手持计算机设备(在智能手机问世之前)记录他们一天的情绪变化。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发现,即使人们用同样的情绪词汇,也不一定表达的都是同一件事。比如,有人用“愤怒”、“恐惧”、“悲伤”表达完全不同的事,但另一些人可能用这三个词轮换着表示“感觉不好”。

情感粒度与品有些相似。即使是同一个葡萄园不同批次的葡萄,红酒专家也能辨识出极其细微的差别。经验相对不足的人们也许不会品尝出这些差异,但或许他们至少能将黑皮诺(pinot noir)、梅洛特(merlot)和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区分开来(译者注:三者都是常用于酿造红酒的葡萄品种)。而初入葡萄酒坑的人分辨这些的能力可能又有所不足——也许他能分辨出干葡萄酒和甜葡萄酒,抑或二者尝起来都是酒味。

同样,那些表现出高情感粒度的人也是情感专家。他们的大脑能自动构建有细微差异的情感体验,例如惊讶、惊喜、惊吓、惊呆、惊愕。对于一个情感粒度中等的人而言,上述词语可能都属于同一个概念:“惊”。对于一个低情感粒度的人来说,这些词可能都对应着情绪的高涨。

情绪粒度是情商的关键。如果你的大脑能够自动建构许多不同的情绪并细致地区分它们,它就更能根据情况调整你的情绪,你也可以在瞬间就能预测和感知他人的情绪。你知道的情绪越多,你的大脑就越能从他人的行为中自动构建出情绪。尽管你的大脑也总是在猜,但当它有更多的选项时,它也就有更高的概率猜中。

如何能使你的大脑产生更广泛、多样的情绪,提升你的情商呢?一种方法是学习更多新的表示情绪的词语。每一个新词都会在你的大脑中播下进行新的情绪预测的种子,而大脑可以以此为工具,构建你未来的体验和感知,继而指引你的行为。尽量避免笼统地认为某人“高兴”,要学会区分更多的细节。他们是“喜出望外”、 “心满意足”还是“心怀感念”?他们到底是“愤怒”、“愤慨”、“愤懑”还是“愤恨”?更加精细的情感能够使你的大脑为一系列不同的行为做好准备,而更笼统的情绪(生气、高兴等)提供的信息更少,限制了你的灵活性。

通过扩充情绪相关的词汇量来提升情商的观点是一种经得起考验的神经科学结论。你的大脑不是静止的,它会随着经验进行自我重组。当你迫使自己去学习新词汇——无论是情绪相关的词汇还是其他——你会重塑自己的脑中微观布局,让它在未来能有机会更轻松地构造新的情感体验,以及你对他人的情绪感知。总之,你学会的每一个情绪相关的词语,对你未来的情商发展都是一样新的工具。

能构建高颗粒度情感体验的人不仅只有社交中的优势。根据耶鲁情商中心(Yale Center for 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研究,拓宽了与情绪相关词汇量的孩子能同时提升学业表现和社交行为。具有较高情感粒度的成年人往往更健康,更少拜访医生、服用药物,生病住院时间也更短。

外语是学习情感相关新词汇的重要资源,能增加大脑的情感能力储备。你也许已经知道“schadenfreude”(译者注:中译“幸灾乐祸”),该词从德语中来,其含义为“为别人的不幸感到高兴”。其他语言中也有大量无法直接用英语词汇对应表达的情感词语,例如菲律宾语中的“gigil”,它是指想要揉捏一些异常可爱的东西的冲动;又如因纽特语“iktsuarpok”,指等待某人到来时期盼而又不耐烦的感受。当你了解这些外来语及其背后的概念时,你也许能在别人身上感受到这些情绪,甚至自己体验它们。

讽刺的是,情商也知道在何时不去构建一种情绪。当你感到不知所措时,不妨花一点时间对自己的所感做一些非情绪化的解释。也许你胃里的不平静并不是焦虑,而是下定了决心,也许这个讨厌的小伙伴只是饿了。当你和母亲说话时,忧愁的感受不意味着她说错了话。

记住,你的大脑永远只是在猜测,有的时候它也会犯错。

20年前,当《情商》一书登上畅销书排行榜时,科学家并不知道大脑的预测功能,不知道你听到的词汇能影响大脑的布局,情感粒度也只是个新的发现。毕竟,科学仅仅是我们对事物运转基于已有证据的最佳理解。面对新的发现,对问题的解释也在改变,有时甚至沧海桑田,这也正是科学发挥作用的方式。

在传统的研究中许多被排除在情感领域之外的因素——比如你的词汇量——其实对你的所感所见所为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了使情商的概念与时俱进,我们必须了解这些因素都是什么——即使它们挑战常识——并审慎地利用它们来理解彼此和我们自己。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推荐您阅读更多有关于“情绪 ”的冷知识

猜你喜欢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