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 / 正文

古代没有洗衣粉 人们是用什么来洗涤衣物的 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竟然是因为得到了土豆的帮助?
2

揭秘催眠真相 充满表演与欺骗的把戏

科学 | admin发表于2018年03月16日 | 6966个浏览

揭秘催眠真相 充满表演与欺骗的把戏

心理学发展的初期,科学研究还不是主流,于是种种玄妙的理论、疗法纷纷出现,例如精神分析、解梦、心灵感应等。催眠,就是玄之又玄的一种玩意儿,至今有人相信它是通往潜意识深处的终南捷径,甚至能在催眠中穿越前世来生。也有实用主义者提出催眠可以治疗心理问题,可以帮助警方证人回忆罪案真相等。

然而,科学早已无情地拆穿了催眠的西洋镜,研究发现催眠其实是催眠师与被催眠者“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表演,并无神奇效果。所谓“效果”也只不过是暗示产生的“安慰剂效应”—人们虽然接受的是无效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于是通过心理和生理的机制让自己的问题症状得到好转。就连“催眠之父”麦斯麦,也被科学家们证实是一个医学骗子。

不信催眠者不能被催倒

催眠,是需要催眠师与心甘情愿被催眠的人通力合作实现的。一个人要被催眠要做到4点:

1.精神高度集中;

2.身心彻底放松;

3.强烈地相信暗示;

4.对催眠状态充满期望。

因此,人们担心被坏人用催眠术套取银行卡密码之类的事情并不存在,而警方也多次对“歹徒用迷魂香让受害者乖乖听从摆布到银行提款”进行辟谣—换言之,坏人打晕、熏晕你是可能的,但控制你的思维则几乎是不可能的。

有人用《斯坦福催眠易感性量表》测量发现,人群中有5%的人不可被催眠,而10%的人可以被催眠到很深的恍惚状态,甚至出现梦游,看到或听到幻觉,这时他们的眼睛甚至还是睁开的。科学研究发现,一个人如果越沉迷于幻想,就越容易被催眠;反之,认为催眠是垃圾的人是不能被催眠的。但是否容易被催眠与人的性格没有关系,例如内向还是外向、是否神经质等。

有个判断一个人是否容易被催眠的简单方法:抓住他的手腕,让他的手跟着你的手上下升降,做了十几次动作以后,你悄悄松开他的手腕:容易被催眠的人依从性强,还会跟着你的手上下升降;不容易被催眠的人依从性弱,很快就不跟着你做动作了。

“催眠之父”就是一个骗子

有人也许会说:“只要有效不就行了吗?管它是什么原理呢。”实用主义并不能为催眠开脱,因为依据科学的治疗方法更有效,很多时候还更便宜。老实本分的催眠师也许能给人们解决一些小问题,但也有很多催眠师就是江湖骗子,如果找他们的人恰好患有严重的身心疾病,那就很危险了。

而且,催眠这类依赖于安慰剂效应的治疗会让病人产生依赖。他们被忽悠之后觉得自己患有低血、过敏、真菌感染等,然后就在治疗中被催眠,感觉到“气”的力量,或者所谓受到外星人的控制……总而言之,江湖上利用安慰剂效应的种种玄妙的“疗法”为伪科学大开方便之门。

18世纪维也纳医生弗朗兹·安东·麦斯麦被后世称为“现代催眠之父”,最初他用磁石或者磁化物来做催眠表演和治疗,其行径跟今天很多用“精神念力”给人治病的“大师”差不多,这竟然还一度得到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及王后的支持。很快他就发现,催眠不用磁石也可以取得相同的效果。后来法国一个科学委员会对麦斯麦进行调查,其中包括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和拉瓦锡。调查报告称,麦斯麦催眠治疗的效果完全是来自病人的想象和强烈相信奇迹的期望。法国医学界还谴责了麦斯麦,称他为骗子,并吊销其行医执照。

表演催眠:你情我愿的双簧戏

表演性质的催眠通常在吧、俱乐部、展览会进行,上来被催眠的对象通常有过被

催眠的经历,十分清楚催眠中将会发生什么,例如催眠师会让他们学叫,然后回到自己在观众席的座位上,然后又要站起来大喊几声。观众之中也常常安排了催眠师的“托”。在台上表演的催眠师经常玩一种小把戏,让人扮成一块木板,即仅仅靠后脑勺和两个脚跟进行支撑—其实这个僵硬的动作并不难装。这些被催眠者事前往往喝了酒,酒精对大脑有抑制作用,因此在催眠中往往出现失控表现。

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心理教研室副教授徐震雷透露,一次他应邀上台配合一名催眠师表演,催眠师“催倒”他后为了显示神通,“偷”走了他的手表。现场观众都以为他不知道,其实他心里清楚得很,催眠结束后马上到后台追讨自己的手表。

催眠师还有一些神秘兮兮的行为,例如反复咕哝某种声音、做某个动作、说着柔和放松的话语、拨弄手指发出声响、从10倒数到1等。被催眠者则做出恍惚迷糊的样子—这些其实都是装神弄鬼,为了增加神秘感而已。

催眠让一些本来不恰当的行为得到允许—平时怯懦斯文的妇女被催眠后,竟能接受粗俗淫秽的话语乃至公然的性挑逗。在极端的情况下,别人让她们做什么都服从,事后她们就声称“失忆”,便不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了。这背后隐藏着一种社交约定,目的是为了获得别人的注意。

前世催眠:装神弄鬼+想入非非

这种催眠声称让被催眠者“退行”到前世,或者“进入”来世,但研究证实,被催眠者回想得到的内容都是这一辈子的。

有些学者认为被催眠者进入了一种恍惚的精神状态,其依据是脑电波在催眠状态下发生改变,不同于清醒的时候。然而,这并不足以说明催眠很特殊,因为一个人在做白日梦、聚精会神地思考、在脑海中想象红色、打喷嚏等都会改变大脑的电生理状态。

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催眠实验室主任尼古拉斯·斯潘诺斯认为,前世催眠与过去所谓“鬼上身”等情况很类似,催眠通过间接改变被催眠者的动机、期望和对事情的解释,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在催眠中他们的行为并非真的处于恍惚状态,也非打开了潜意识的通道,更非回到了前世。他们其实只不过是根据催眠师的暗示做出相应的反应而已。一个顺从地被催眠者在催眠师的诱导下,可以对来世产生幻想。例如,根据催眠双方的需求和愿望,被催眠者可想象自己身处两千年前古罗马的竞技场,或者是一千年后的外星球之上。

英国心理学家伊丽莎白·玛丽安·桑顿甚至认为,被催眠者在拙劣地模仿癫痫患者的症状。他们为了满足自己深层次的情感需要,在催眠师的暗示之下发挥自己的幻想。

回忆催眠:想不起来就虚构故事

很多人希望通过催眠来唤醒被压抑的记忆,发掘封存在潜意识中的“真相”。催眠师用催眠的方法和一些暗示的技术“发掘”出被催眠者小时候遭亲属性侵犯或者被外星人绑架的“经历”,这些“经历”一定要痛苦不堪,或者耸人听闻,否则催眠双方都不满意,于是催眠打造了一些也许从来没有发生过的虚假回忆。然而研究发现,人们的内心其实很少会有压抑的创伤,虚假回忆反而给人们造成难以修复的伤害。

有些接受催眠的是犯罪的受害人或者见证人,有时警方怂恿他们在催眠中回忆所经历到的事情细节。然而这种催眠也有可能形成虚假回忆,因此警方用催眠来“诱供”实在是很危险的事情。美国医学协会的报告称,没有证据显示催眠中回忆的准确性更高。而且,被催眠者极容易受到暗示,很容易用想象来填补缺失的记忆。例如在美国的一桩持械抢劫案中,三名目击者在接受催眠后得出非常多的细节描述,然而三人的描述并不相符,跟事实也相去甚远。因此,催眠状态获得的证词很难得到法庭的认可,例如美国明尼苏达高等法院就明确拒绝这类证词。

治疗催眠:疗效是靠患者信出来的

接受临床催眠治疗的人希望解决自己的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减肥,缓解身体疼痛,克服烟草药物成瘾、飞行恐惧等,有的催眠师似乎真的能提供帮助,其核心操作就是暗示,为此催眠师会让病人放松,引导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个物件上面。但是,没有确实的科研证据支持催眠的疗效,所谓“有效的案例”多为传说,而更多无效的案例却没有人收集。

科学家研究了催眠治疗肠激惹综合征、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认为疗效不确切。大量科学证据证实,主流的心理治疗技术“认知行为治疗”(CBT)对上述多种问题取得了确实的效果,而且不需要像催眠那样故弄玄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生物统计学家R.巴克·鲍素尔称,催眠高度依赖催眠师的暗示与被催眠者的信念,而这与安慰剂效应很难区分—如果有效,只不过是因为人们相信催眠师有能力治好自己。

有些催眠师干脆把认知行为治疗的内容整合到自己的治疗中,配合安慰剂效应,在非常配合的病人身上取得这样那样的疗效。例如,一位催眠师朗达·格拉芙发现视觉暗示与想象对大多数人都有效,她让吸烟的人把自己看成是不吸烟的人,让胖子把自己看成瘦子。当受到香烟与美食诱惑时,人们要对自己说“不要,不要,不要,我能控制自己”。这样做即使有疗效,催眠在其中究竟起了多大的作用?还是认知行为治疗的功效?抑或是当事人自己有强烈的改变意愿?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推荐您阅读更多有关于“催眠 ”的冷知识

猜你喜欢

已有2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访客

    访客  评论于 [2018-09-04 21:40:07]  回复

    无知

  • 访客

    访客  评论于 [2018-10-12 12:30:12]  回复

    确实是无知!

欢迎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